9.2 内部审核
9.2 内部审核
Adding a Build Profile
9.2.1
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提供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下列信息:
- a) 是否符合:
- 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本标准的要求。
- b) 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9.2.2
组织应:
- a) 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 b) 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
- c) 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以确保审核过程客观公正;
- d) 确保将审核结果报告给相关管理者;
- e) 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 f) 保留成文信息,作为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审核结果的证据。
注:相关指南参见 GB/T 19011。
内部审核的概念
审核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可以包括体系审核、产品审核 和过程审核等。
在这里,内部审核主要指的是组织内部必须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质量
体系审核
。它所依据的准则是 ISO 9001 标准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关内部审核
的策划输出文件要求等。
内部审核的目的
内部审核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两个方面:
1)符合性
,即是否符合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要求和 ISO 9001 标准的 要求;
2)有效性
,即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保持,并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开展内部审核是为了查明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按组 织的目标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以便通过采取纠正 和纠正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运行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 如组织经常开展的产品质量监督、工艺纪律和文明生产检查等;质量检验是指对 产品某个特性进行的检验和测量。因此,不能把内部审核与质量监督、质量检验 相混淆。显然,内部审核可以包括评定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的有效性。
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实施
(1)审核方案的策划
审核方案是指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
审核。
它应规定审核的频次、方法、职责、策划审核的要求和审核报告编制。审
核方案还应考虑质量目标、相关过程的重要性、顾客反馈、影响组织的变更和以
往审核的结果。
组织在策划审核方案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工作复杂程度、 涉及过程及可能存在问题的多少等)、重要性(该部门或过程和活动所涉及产品质 量特性的等级或自我完善机制是否建立等)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必要时可能包括 对外部供方现场的审核(应当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策划包括制定年度的 总体审核方案和每次审核的具体方案(包括日程安排)。
通常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
完整的内审。内审可集中进行一次,例如在管理评
审之前,为管理评审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较全面的信息。同时,可滚动式地经
常进行,例如每个月安排若干个部门的内审。特别是在体系建立初期、体系发生
重要变化或出现重大不合格时,应注意适当增加内审频次。
(2)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
组织在策划年度审核计划时,宜根据目的、职能和区域重要性安排进行多次 审核。所以,要规定每次审核的准则和范围。如某月只对某几个部门或职能进行 内审,那么审核的准则和范围就与完整的内审有所区别。
(3) 确保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是指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是确保审
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关键。因此,选择内部审核员时应遵循“依据统一,
标准一致,尽量回避”
原则,2015 版标准取消了 2008 版中“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
的工作”的要求。这一变化应主要是针对和便于小规模组织的实施。另外,组织
应该制定内部审核的管理规范文件,包括对审核员能力的要求和选择,以及审核
过程实施客观性和公正性的保证措施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核的客观性、独
立性和公正性。
(4)审核的实施与报告审核结果
组织应对内审的管理人员(如管理者代表(如任命)、质量部门负责人等)、 审核组长、审核员等与审核有关人员,在策划、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 录等方面的职责和要求做出规定。
审核的实施过程包括:
- 审核准备(包括组成审核组、编制审核计划、拟定检查 表等);
- 现场审核,记录审核结果(在检查表中记录的审核证据、不符合报告、内部 审核报告等);
- 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 年度内审情况汇总分析和审核报告编写等。
审核实施后,审核组应确保向有关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主要目的是让更高 层的主管领导了解审核实施的状况和效果,更加清楚目前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状 况和效果,进一步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推动的重视程度。
(5)进行纠正和采取纠正措施
负责受审区域或部门的管理者应确保针对所发现不符合,及时得到纠正和采
取纠正措施
,以避免再出现同类的不符合。纠正措施中不宜规定较笼统的,如
“加强职工教育”之类的一般化、缺乏针对性的措施。
组织的内部审核组应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
以确保有效实施并能保持。考虑
到组织和人员的积习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改正,往往要进行不止一次地进行跟踪验
证。应记录验证结果,并向有关管理者报告结果。
(6)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
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审核方案实施和审核结果的证据。 审核方案实施的证据一般包括:审核计划、审核发现记录、不符合项报告及 验证记录等;审核结果的证据一般包括:内部审核报告等。